1508:手炉十年
手炉十年
关注手炉是随着03年对香炉的兴趣开始,其后观点数变,越玩越少,回头再看,已分不清欢乐和失望。
最早读王度先生的<香熏香炉暖炉>,里面的手炉部分良莠不齐,看了差点对手炉没了兴趣。后来偶得一个云鹤轩款的手炉(旧藏,见图1_1到图1_3)。前一手说是蟋蟀罐,买了后看柄上还有编号,心中窃喜,兴趣又来了。
云鹤轩款书中有载,其落款方式似是晚明早清风格。但那手炉各方面看都是晚清的,当时就一直在琢磨,云鹤轩是不是就是晚清的寄托款呢?或是日本的款?随着岁月流逝,答案反复了几次终无定,也许问题比定论更能吸引人吧。
1-1
1-2
1-3
接着又收到一个锦云款的小手炉,当时也就觉得还行,后来常留心和同类的比比,才慢慢体会到此炉之佳,从造型设计、实用性、包浆,近完美了。曾想象<红楼梦>第8回紫鹃给黛玉送来的小手炉,可能就是这样的。(见图2_1到图2_3)
2-1
2-2
2-3
烤蓝炉是手炉中的一大类,数量多,但见的年代多晚,造型笨重,铜质嚣张金属味
重,设计雕工比较匠气。只有这个相遇时眼前一亮。其造型柔静、铜质内敛温润。
题材琴高乘鲤等虽说是流行题材,但这个和清末民国的工似有别,布局和细节有清中期的姿态。(见图3_1到图3_4) 比较图3_4和图3_5:图3_4是此炉上的,图3_5是清末同类画面的表现。
3-1
3-2
3-3
3-4
3-5
于是再探索手炉的其它类别,重点关注掐丝珐琅的手炉。掐丝珐琅手炉比较少见,而见到的也多为清末或20世纪仿品。这个手炉当时以其出处引起了注意。
它出自19世纪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发起人罗瑞将军,他是相当于同治时候买的此炉,后陈列于他的名宅(现是受保护的历史古迹)。此炉胎厚重、鎏金好、造型霸气。后慢慢细看,发觉它是錾胎珐琅,而不是掐丝。
因为錾胎的才可能多有尖角的纹饰,而尖角处铜丝不断(錾胎没有铜丝,外廓线是錾出的)。而这个西番莲花瓣都是尖角。錾胎珐琅的好处是轮廓线可以较粗,又能出尖角,那样陈设的话金光比较强、又霸气。这炉因为自身特点强,放在一般的木制家具上总觉得不协调。
后来想想原来应也是放在錾胎珐琅且具有西式风格的家具环境中的。錾胎珐琅在乾隆晚期和嘉庆时流行,这个也应是那时的,广东的贡品。(清末的錾胎是为了仿宝效果,和清中的錾胎不同。) (见图4_1到图4_4)
4-1
4-2
4-3
4-4
这个花炉(旧藏)年代不错,应到清中,但式样松垮了些,盖花纹太烦琐单调。(见图5_1到图5_7)
5-1
5-2
5-3
5-4
5-5
5-6
5-7
胡文明式样炉仿品和伪品不计其数。有很多着手点,其中之一是:胡文明是当时不止一代的作坊,他们接的活多,工匠对于一些常做的花头是非常熟练的,做起来又快又好。
所以真胡炉纹饰有行草之味,老辣而不走样。仿品或伪品都是偶尔做一个这样花头的,就算工匠水平不低,那种流畅迅捷之味是做不出来的。
胡炉真品鲜有所见,但此炉各方面都符合真品的质量。买此炉时只见网上一小图,见图6_1,很不清楚。但当时凭直觉图中第二个炉品格高。因怕有清晰图后竞争多,所以不敢去索取清晰图,赌了。结果买来发现远比想象好(买时不知道有胡文明款),当时很得意,觉得自己“美人巨眼识穷途”。(见图6_2到图6_6)
6-1
6-2
6-3
6-4
6-5
6-6
到09年古玩热后,稍好的手炉都看不到了,大部分都是滥竽充数的东西。因为差次品/普品都能卖好价,藏家怎肯把自己的西施和别人的东施放在一起,卖同样的价格,来自找羞辱?那时对潘祥丰着迷,好不容易在英国佳士得大拍上找到一个潘祥丰款的满工炉,于是必争下。
可巴巴地等来高价炉后,却发现包浆浮艳,纹饰浅,工繁但陋(见图7_1到图7_3,旧藏)。各方面看都是清末的。后对潘祥丰一度失望(书中说潘是17世纪的),联系到各种各样的祥丰款名,认为它们都是同一地区的晚清的作坊,潘祥丰只是其中一个较好的而已。
7-1
7-2
7-3
失望后努力寻找年代早的手炉,可所获为零。直到某天把手炉忘记时才收到这个方炉。(见图8_1到图8_4) 其盖式样较少,18世纪风格。
8-1
8-2
8-3
8-4
最后这个是清中的葵花炉,清供图样,工艺较精。(见图9_1到图9_3)
9-1
9-2
9-3
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。
图文由作者提供。
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,可按右上角“乐艺会”订阅。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。 欢迎转发。欢迎关注订阅。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。